首頁 >> 新聞中心 >> 年尾跳槽關(guān)乎待遇關(guān)乎情
年尾跳槽關(guān)乎待遇關(guān)乎情
種種不滿催生暗恨,無數(shù)職場人暗叫求前途、求待遇、求重用……到如今,年底跳槽已不是什么新鮮事。
眼前看到的是年底扎堆跳槽的表象,深層原因卻鮮有人知。近期,加拿大蘭得斯塔德公司做出了一項全球工作監(jiān)察調(diào)查,在被統(tǒng)計的32個國家中,中國成為自認為大材小用的國家之首,這項民調(diào)還特別給出了具體數(shù)據(jù),稱高達84%的中國受訪者覺得自己大材小用。
這一結(jié)果很難不讓人產(chǎn)生聯(lián)想,難不成國人年底集體跳槽,都是自視過高的心理在作祟嗎?跳槽背后,又隱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情感呢?
講述
雖說大材小用是種人才上的浪費,但對于跳槽者來說,促使其做出離職決定的原因卻未必只是心理使然。無論是迫于無奈還是主動求生,年底跳槽絕不是心血來潮的決定。追問這一結(jié)果究竟是何原因?只有那些曾經(jīng)有過類似經(jīng)歷的人才能說得清楚。
離職只因無法忍受孤獨
馬燕 女 23歲 待業(yè)中
我之前的工作是給韓企做接線員,受理電視購物消費者的下單和投訴。工作上,我覺得自己百分百盡職盡責,沒有不良記錄,應該算是無可挑剔。我唯一不能忍受的,就是和周圍的同事無法溝通。
舉個簡單的例子,面對特別氣憤的那種投訴者,你的語氣就必須緩和,姿態(tài)必須低一些,可有些接線員就是不明白。另外,平日里我和她們聊些時事性的東西,她們愣是聽不明白,敢情我說了半天都是對牛彈琴。
我工作的時候已經(jīng)很累了,閑下來卻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,這種孤獨感真是沒法忍受。
枯燥工作難敵想家之情
王淑芳 女 32歲 動漫公司策劃
留學歸來以后,我在北京一家知名教育機構(gòu)做過策劃專員,現(xiàn)在這個企業(yè)在天津也開了分公司。其實他們的福利待遇都還不錯,就是內(nèi)部的運營方式太簡單了。
當初我入職不到一個月,就獨自策劃了上海地區(qū)的一場展會。之后的三個月,我仔細觀察了他們的運營模式,說實話,太簡單了,我覺得再做下去實在太枯燥了,我自己的價值得不到體現(xiàn),所學的技能也無用武之地。長此以往,我要么拷貝他們的模式,另起爐灶,要么就另選個職業(yè)挑戰(zhàn)自己。再說我家在天津,常年留學的我很想家,每到年底我就更想回家了。
四年前的年底,公司里一起辭職的人很多,我就混在里面跟公司解約了。
辭職因為遭受冷落孤立
穆彤 男 33歲 德企職員
跳槽之前,我是在國企里工作的。說實話,我真的沒法應付坐辦公室的工作。一個科室里6個人,7個心眼兒!不但相處起來累,還處處受壓抑。
坐在我對面的是一個退休補差的老同志,對他我本來心懷敬意,可他卻不領(lǐng)我的情。每當我做報表時他總要指指點點,真碰上了難題,又把苦活累活都推給我,如果出了差池就到處宣揚是我的問題,有了功勞就自己統(tǒng)統(tǒng)收著!
更可恨的是,整個科室都容不得我有新鮮的想法!我在例會上曾經(jīng)大膽發(fā)言,那之后就成了眾矢之的,他們都冷落孤立我,那段時間真是嘗盡了人情冷暖。不過我沒想到,年底時更讓人寒心,我已經(jīng)盡了全力去工作,到頭來先進的稱號還是與我無緣。最終我橫下一條心,如此埋沒人才的地方,有什么可留戀的?堅決走人!
分析
跳槽尋求的是情感認同
說到年底離職,人人都有自己的理由。但跳槽只是簡單的工作變動嗎?未必!說到底,工作對于每個人來說其實不只是求生的手段,特別是對那些在職場里堅守多年的人來說,年頭長了,且不論工資高低,單位和同事已經(jīng)是生活中的一部分,那份屬于自己的歸屬感、取得成就時的愉悅感遠遠高于金錢,被大材小用道出的不僅僅是不被器重的苦悶,更多的還是情感上的貧瘠。
相對于另外兩名講述者,王淑芳受到的壓抑較小。談及年底跳槽,王淑芳認為,除了懷才不遇,讓人跳槽的原因還有很多。感情之外,也有人因為客觀原因而跳槽,例如家在外地的年輕人,年底渴望回家團圓;再有就是結(jié)婚對象在異地,選擇年底跳槽是為了團聚結(jié)婚。不過,王淑芳認為,對于員工來說,事業(yè)成功所帶來的愉悅,是其他情感都無法取代的,誰不愿意事業(yè)愛情雙豐收呢?年底跳槽,其中的迫不得已,旁人應該察覺得到。
對大材小用這個理由,穆彤和馬燕相當認同。所謂的備受壓抑或者是無法與同事溝通,大都與這種懷才不遇的心理有關(guān)。人畢竟是感情動物,即使工作上不能感情用事,適當?shù)恼J可還是要給的。漠視情感就容易漠視才能,員工與企業(yè)之間的距離會拉得越來越大,積極性也會大打折扣,到頭來只能兩敗俱傷。穆彤感慨道。
專家
能力欠缺造就屈才心理
面對民調(diào)顯示的普遍的被大材小用心理,天津社科院社會科學研究所所長張寶義認為,盡管這項民調(diào)的科學性還有待查證,但卻從一個角度解釋了中式教育的弊端。相對于美國等西方國家,中國父母在教育子女時,往往過多地偏重課業(yè)、才藝,過分追求紙面上的分數(shù)和所謂的成就。歐美國家則恰恰相反,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側(cè)重動手能力和自我的培養(yǎng),實際而又不帶有功利性質(zhì)。可以說,教育方式的不同,從根源上養(yǎng)成了中國子女眼高手低的毛病,當滿腦子點子、想法無法通過自己的實力來完成時,常常會因為挫敗感而歸咎于外界,被大材小用與其說是訴苦,還不如說是為自己的能力欠缺找借口。要知道,真正的人才,不會因為環(huán)境而被埋沒,而那些無法付諸實際的理念,則根本算不上才能。
另一方面,對于真正懷才不遇的人,張寶義則是報以同情的態(tài)度。針對個體,一個成功的企業(yè)或用人單位應該給予員工人性化的關(guān)懷和培養(yǎng)、給予個體充分施展才能的機會。用人,應該注重提高個體的工作積極性,一味地追求效率漠視人性,對于企業(yè)自身其實并無好處。
- 上一篇:職場不能說的秘密 你說了嗎?
- 下一篇:白領(lǐng)緣何變身職場“恐會族”?!